第594章 平起平坐和听调不听宣
    周铁衣等人首先将注意力瞄准的都是能够改变天下局势的宝物,但整个河洛战场,实际上还有众多的二品,三品及以下的宝物。
    这是当初那些参与大战死亡的诸子百家留下的道统,当两段历史重合,这些宝物也随着天空中洛河和地面洛河的交融如同雨下。
    还有一人,提前进入这里,并且没有受到诸方势力的注意和制约,那就是法华寺迦楼罗元乾。
    在周铁衣鸿运的加持下,当一位三品看到七件二品秘宝,上百件三品秘宝如同雨下,他心中的贪婪可想而知,这份贪婪自然也蒙蔽了他灵性的提醒。
    元乾化作一道道金光来回穿梭,收摄一件件二品秘宝,他原本打算自己抢到一件,再抢到几件三品秘宝就迅速离开,免得被后面进来的二品,一品围堵。
    但是有鸿运加持,他忽然发现自己收取这些无主的二品秘宝比想象中还要容易许多,以至于他接连收取了四件二品秘宝,当两段历史已经快要完全重合才反应过来。
    “不好!”
    元乾一边压制手中才收获的四件秘宝,一边迅速向赵佛儿靠拢,他化作的金光如同迅雷,只要十几息的时间就能够落到赵佛儿身边。
    但今夜天空中的月色实在是太明亮了。
    玉京山的月亮属于天后,但是玉京山之外,整个大夏的月亮属于周铁衣。
    明月的光辉落在元乾身上,一只大手从光辉中探出,周围的月光如同一条河流,让掌心覆盖之中的时间流速变得缓慢起来。
    所以在元乾看来,他引以为傲的天赋神通能够一息九里,但是在外界看来,元乾就像是在月光凝成的手掌之中缓慢游动,随着手掌盖下,元乾的身体也越来越小,游得自然也越来越慢。
    赵佛儿也注意到了元乾,但没有了历史的加持,他现在也不过只是一位三品,如何能够在周铁衣虎口下夺食,只能够看向天空中的月光说道,“元乾获得的二品秘宝给你,你将元乾放了,也算是了结这段因果。”
    周铁衣已经完全将元乾擒在掌中,然后好整以待地看向赵佛儿笑道,“这几件二品秘宝是我加持在他身上的鸿运换来的,至于我擒下他,自然是因为他无故擒下我的弟子,若你们法华寺想要要人,来太乙观找我就是。”
    想要周铁衣放了元乾可没有那么容易,法华寺三宝之一的【八部佛众】当然要卖个好价钱。
    “哼。”
    赵佛儿冷哼一声,元乾这位迦楼罗他当然要夺回,但也只能够等到天下道统汇聚太乙观,破除周铁衣的三十三天了,到了那个时候,一定比眼前蔓延三百多年的洛河之战还要凶恶!
    周铁衣没有继续理会赵佛儿,孙乘龙身上还有另外一段因果需要解决,他可不希望自己徒弟落得和元乾一样的下场,于是顺着因果指引,他带着三人落入洛水江畔。
    此时经过历史的融合,整条洛河变得‘丰润’了起来,河面波光粼粼,天空中繁星竟然和明月一同璀璨,上百件三品秘宝和剩下三件二品秘宝随意落到洛河各地,引得天下有缘人前来探秘。
    周铁衣来到江畔渡口,此处诸葛丹已经摆好了简易的座椅,桌子上除了一壶酒之外,就只有几条新钓起来的刀鱼清蒸。
    而且诸葛丹不仅给周铁衣准备了椅子,还给周铁衣三个徒弟准备了椅子。
    周铁衣凝聚的月光佛陀像走到诸葛丹身边,笑道,“神武侯这一鱼三吃可真不地道啊。”
    他眼中诸葛丹的气息仍然在迅速下降,早已经跌落三品,甚至有回归普通人的趋势。
    诸葛丹知道周铁衣的意思,这是说自己不仅利用他的徒弟解决姜太一,还要复活齐国士兵,甚至还要周铁衣出力帮助他拿回现在的洛水龙庭。
    不过诸葛丹的脸皮跟周铁衣一样厚,笑道,“周侯如此会吃鱼,这一鱼三吃,当你我共享。”
    周铁衣看了看眼前的洛水,又看了看面前蒸好的鱼,微微颔首,然后坐下,梅俊苍三位弟子也赶忙跟着坐下。
    坐下之后,诸葛丹作为主人,给四人倒了酒水,然后又取出刚刚蒸好的刀鱼,一人一条分在盘中。
    周铁衣端着酒杯,先是问道,“神武侯现在在损道?”
    这就是诸葛丹为什么要借助周铁衣才能够取回洛水龙庭的原因了。
    诸葛丹没有隐瞒,这件事周铁衣肯定能够通过自己的状态猜测出十之八九,剩下一二分细节也不过是自己走圣道的方法,说给周铁衣这位以前的神尊圣人听也不碍事,说不定还能够从周铁衣口中获得一些新的感悟,它山之石可以攻玉。
    “是,世人皆说我多智,但三百多年前我仍然没有能够帮助齐国完成大业,就是因为少力,三百年后这天下变局还要大于三百年前,所以这圣道我是不争也得争。”
    周铁衣看向诸葛丹,琢磨着说道,“你借助历史回环,融合了历史镜像,暂时达到了一品顶峰,然后开始损道?”
    诸葛丹笑道,“对,在刚刚封印的历史回环中,我是阴阳家绝世一品,一般人损道,都是将自身道统承接到人和物身上,在您那个时代已经有了完整的法门。”
    周铁衣凝声说道,“神胎之法,五帝。”
    诸葛丹端起酒杯一饮而尽,“对,神胎之法,荒古之时,众神为了追求圣道,除了你之外,凤祖,苍龙,地母,幽冥,血海都用的是人作为神胎,也就是后来的五帝。”
    周铁衣微微颔首,凤祖对应赤帝,苍龙对应黑帝,地母对应黄帝,幽冥对应青帝,血海则对应白帝。
    “至于元始,太虚和九霄,祂们应该是将自己损的道凝聚到物之上,具体怎么做的,至今没有流传出来。”
    诸葛丹看向周铁衣,想要从周铁衣这里得到答案。
    周铁衣高深莫测地一笑,就算我知道也不会告诉你。
    孙乘龙似乎想到了什么,他瞪大眼睛看向诸葛丹,“所以神武侯您损的道……”
    诸葛丹遗憾地从周铁衣身上收回目光,随后自信地笑道,“对,既然是损道,那么我索性就干脆点,借助归墟和这段回环的历史,让其彻底化为虚无,以后自然不会留下破绽。”
    在诸葛丹看来,既然五帝背叛荒古九神,成为荒古九神失败的直接原因,那么就说明圣人本身是没有弱点的,但是只要抓住祂们的损道之物,就能够击败圣人。
    但周铁衣反而摇头,“这点我和你的看法不一样。”
    诸葛丹认真地问道,“愿闻其详。”
    周铁衣伸出手掌,直接触摸眼前的刀鱼,但是他这具佛陀身本来就是月光凝聚,所以只能够如同一阵柔光一样覆盖在刀鱼之上。
    诸葛丹皱眉,他读懂了周铁衣要表达的意思。
    周铁衣继续说道,“神尊,圣人高于众生之上,祂们如果是完全状态之下,其实已经不在我们理解的世界之中,而是在另外一个更加宏大的宇宙,所以祂们需要一个锚定物,能够让他们从完全状态之下恢复到正常状态,回归我们所在的世界。”
    “这个锚定物就是承道之物?”
    “对。”周铁衣认真地说道,“承道之物是圣人们的‘弱点’也是祂们在这个世界的‘根本’,这就符合圣人的本质,强大和弱小同时存在,永远在矛盾之中,如果失去其中一面,那就是超脱于世,也可以称之为迷失。”
    “迷失?”
    “迷失在更高层次的世界之中,佛经有言,世界如同恒沙之数,圣人住世,以道为锚点,若圣人以完全状态存在,那么祂们就高于我们现在意义上的世界,祂们目光所及就是恒沙世界,在那个维度中,圣人就像是普通人在沙滩中一样,祂们如何能够找到原本属于自己的‘砂砾’?那就只有提前标记好这枚沙子。”
    “我懂了。”
    诸葛丹露出恍然大悟的神色,“圣人已经处于矛盾之中,所以用我们理解的‘杀死’来形容圣人是不对的,因此击败圣人有两种方法,一种是在祂们处于完全的,最强的状态时彻底毁灭祂们的承道之物,让祂们迷失在更广阔的天地之中,要么就将祂们拉下圣位,重新成为‘普通人’。”
    诸葛丹认真看向周铁衣,现在周铁衣的状态应该就是被拉下圣位的状态,虽然他推演的成圣方法有问题,但是今天从周铁衣口中知道这些知识,就不枉试错一番,反正他也不一定能走到最后一步。
    周铁衣微微一笑,拿起筷子,细细将刀鱼的肉刺分离,捻起一块肥美的鱼肉放入嘴中品尝,虽然只是化身,但是借助月光,他仍然能够品尝出其中美味的信息,这是一种感受,来自于人这个群体对于刀鱼的认知。
    周铁衣告诉了诸葛丹这么重要的一个信息,作为回报,诸葛丹想了想说道,“姜太一应该会很快复活,要小心那个酷吏。”
    这个消息无疑很炸裂,孙乘龙不敢置信地说道,“这都没有能够杀死他?”
    诸葛丹笑道,“确实是杀死了他,但亚圣毕竟也带着圣字,当时在历史回环中局势很复杂,我为了达成目的,不得不和幻祭司合作,我既然能够和幻祭司合作,那么姜太一为什么不行呢?”
    诸葛丹说出了这个细节,孙乘龙三人低头思考,确实,幻祭司出手的时机把握的太准确了,如果不是老师早就埋伏好后手,放在邓学虎身上,那么孙乘龙的一切都会为幻祭司做嫁衣。
    但即使这样,幻祭司也靠着对时机准确的把握成功脱困,如此精妙的时机掌握,肯定是幻祭司通过某种方法和姜太一沟通后的结果,姜太一得到幻祭司的帮助,却在那场战斗中没有体现出太关键的东西,至少不是他们能够看到的东西。
    周铁衣对此倒毫不在意,他轻笑道,“就算他复活,代价肯定也不小,短时间肯定无法重新登临亚圣之位,我登临圣道在即,要与大夏,神道众多势力分胜负,他没有必要在这个时候出手对付我,我反而觉得他会偏向我一点,我和他又没有深仇大恨。”
    诸葛丹想了想,点头道,“有理。”
    孙乘龙赶忙指了指自己,“老师您和他没有深仇大恨,那我呢?”
    他露出苦瓜脸,自己算不算和姜太一有深仇大恨啊,毕竟自己的誓言已经立下,一旦姜太一道统复苏,祸乱天下,他就有义务要阻止。
    周铁衣哈哈大笑,“小子,我当时给你讲有借不还的法门时说的很清楚,我都没有走通这条路多少,你既然选择了这条路,那就自己去走,所谓师傅领进门,修行靠个人。”
    周铁衣又转头看向诸葛丹,话音一转,“但是平白占我这个徒弟的好处可不行。”
    诸葛丹露出几分无奈地笑容,之后复活齐国士兵还需要孙乘龙的帮助,这会消耗孙乘龙的本源,所以需要另外弥补。
    他拿出放在一边的竹篓,递给了周铁衣,里面有一大一小两条真龙。
    “当初洛河大战的历史支流回归,让洛河的规则和天地祖炁大涨,如今已经是当之无愧的天下第一大河,若夺得龙庭,以此为根基建立神庭易如反掌,若孙小友有意,我愿以齐国大将军之位相邀,以后神庭,我与孙小友平起平坐,届时复苏的齐国士卒,孙小友也可指挥。”
    孙乘龙眼巴巴看着自己老师,周铁衣拿起竹篓,“平起平坐就不必了,听调不听宣即可。”
    这就是周铁衣能够为孙乘龙争取的最好的条件,齐国士兵复活的根基都在孙乘龙身上,诸葛丹肯定不会放弃,周铁衣已经有很多敌人了,他也不想要再和神武侯为敌,反而双方合作利大于弊。
    既然这都是事实,那么孙乘龙获得齐国神庭的气运,信仰就顺理成章,付出一定的代价也正常,听调不听宣就是最好的结果。
    诸葛丹听后,面露些许遗憾,相较于听调不听宣,他更愿意‘平起平坐’,但在周铁衣这里,他肯定忽悠不了孙乘龙,只能够颔首道,“一言为定。”
    (本章完)